如题所示,下文的展开按照:先给出一个定义,在列举几个例子,再说说找客户这回事,之后我会告诉你:就跟钱不是攒出来的一样,客户也不是找出来的,最后看看各平台引流客户的本质以及对谷歌的一些新的认识。

电子商务(维基百科给出的定义):Electronic commerce, commonly written as E-Commerce or eCommerce, is the trading or facilitation of trading in products or services using computer networks.

一般来讲,电子商务平台分两大类:专业服务平台和独立平台。专业服务平台顾名思义是由第三方专业机构提供,入住商家需按照该机构规定提交申请,填写表格,办理平台入住手续,所有商家相当于进驻到一个五星级酒店,商家的信息和日后商务活动的开展均须在该机构允许的范围内遵照一定商务条款开展。独立平台意味着商家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和产品特点自行开发一套最适合自身产品营销、品牌推广,财务往来,供应链管理和客户交流售后维护的独立专一平台。

这两种形式的电子商务平台各有利弊,从稳定性角度看,当然是专业服务平台有保障,服务器容量大运行速度和数据安全均有保障,对于刚开始电子商务的商家来说,首选专业服务平台,可以省去很大一块在平台维护,客服咨询,运行速度和数据备份上的麻烦,当然提供这些服务的第三方机构是要按年或月收取一定费用。独立平台的好处是所有平台资源均服务一家商家,客户、市场等机密信息能得到有效保障,缺点是不能够够像专业平台那样可以借用各种资源对其进行包装和推广,比如在谷歌PPC上的巨大投入以及有规律的参加各种大型线下展会。

电子商务平台按照物品生产和流向可分为B2B, B2C,C2C 及当下火的不得了的O2O。至于这些各自都代表哪一类,这里不赘详述,有需要详细了解的可自行百度。

下面说说都有那些家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可以称得上是主流,以及简要中肯的对各自目前的状况做一概述,感兴趣的话可以参考SIRCHEN另一篇文章“如何有效开展海外市场营销”。

主流跨境B2B平台对比

B2B:

  • 阿里巴巴:19岁的天才少年,为人仗义,灵活多变中缺乏一些沉稳。连美国总统都为解决200万人就业愁的不行,阿里却扬言在2020年左右解决1亿人就业问题。
  • 环球资源:年近半百的萌叔一个,出身欧美贸易世家,讲信用重朋友,但在他眼中人是分成三六九等。1-6星都是会员,可交钱最多的排在6星。
  • 中国制造:18岁官二代小哥,家境殷实性情温和,处事得当不紧不慌,外表有些傲慢,内心却很上进。
  • Tradekey:理工科混血美少女,数学好的一塌糊涂,但文史类貌似不及格。

鉴于世界经济长期整体下行,传统B2B平台在近10年的表现再也不如当初那么如鱼得水,基本可以从08年世界经济危机来划分,08年之前,阿里巴巴国际站会员年费可高达十几万,可见B2B的形式一片大好,大多商家赚得盆满钵满;08年以后到阿里上市,再到14年退市再到现在,其国际站会员年费逐降到现在的不足三万。08年以前,环球资源这个传统行业B2B贵妇,一年三十几万到五十几万的五星费用可不是什么厂家都敢进驻的,而现在的环球资源实现的是买一送一。以上几个除了TRADEKEY以外,主打都是“中国制造”,过去十多年的快速发展让老外给“中国制造”和廉价商品划上了等号,可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疲软,老外购买力不足,各平台门槛一降再降,进入厂家云龙混杂,同质商品越来越多,恶性价格竞争频发,老外是越来越对中国制造摸不清头脑,与其在平台上跟各种从未谋面的中国厂家“磨合”,不如另辟蹊径减少时间成本,各大平台不断流失优质采购商,沉淀下来越来越多的中小采购商,中间商,于是一封询盘可以群发给多个国内厂家,得不到优质询盘的厂家宁愿自己不赚钱也要把客户流向竞争对手的路堵死,偏离平台初衷,扭曲商业本质的事件时有发生。

但是,无论目前的情况有多不尽人意,对于外贸出口来说,B2B仍是王道。

主流跨境B2B电子商务平台

B2C:

  • Aliexpress:根红苗正,中文界面,操作简单,物品繁多,价格低廉,适合初学者入住,从未做过出口生意的工厂可尝试进行自己的第一笔国外订单。
  • Amazon:电商鼻祖,要求严格,手续复杂,态度端正,品质有保障,但需美国银行开户银行卡,适合有良好供应物流链的厂家入住。
  • E-bay :国内淘宝,主打欧美,门槛低,开店免费,产品收费,投诉麻烦,容易封店。
  • Wish :后起新秀,移动终端,细分营销,精确推送,中国制造,物美价廉。

主流跨境B2C电子商务平台对比

独立平台(独立的时间久了也就不怎么独立了)

  • 兰亭集势:背景殷实,欧美风格,17种语言,现代化互联网营销手段几乎全部用上,SNS,EDM,视频图片,SEO,尤其在谷歌PPC上的投资一直居高不下,这也是其不能稳定盈利的一大根源所在吧。
  • 易宝网DX:港澳风格,朴实大气,主打电子产品,实行口碑营销,论坛内容充实,回头客购买率远高于兰亭。

兰亭集势和易宝对比

B2C平台对比

再来说说找客户这回事

不知为何,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两个成语:1、刻舟求剑;2、守株待兔。必须指出的是,根据我多年的实操经验,总结分析客户来源及所占订单比重来看,各B2B电商平台虽然可以每天带来新鲜的询盘,让人不时处于快要成交的憧憬当中,但是真正占我成交总额80%以上的客户却不是来自这些平台。原因是什么呢?前文已经提到,面对优质采购商和大买家不断离去的事实,各平台着实没有良好对策,尤其是欧美人,对一件事物失去信息以后就很难再去取悦和打动他,你可曾在这些B2B平台上碰到过行业大雨?不能说绝对没有,反正在大部分传统行业,很难想象一家财富500强企业的采购主管会每天用Trademanager跟从未谋面的中国供应商一边讨价还价一边费劲脑汁揣摩着对方地道的Chienglish。那么优质的采购商去了哪里呢?如果你不知道这些,你一定是每天把打把时间花在找出那些还在平台上的中小买家,然后写开发信或者群发推广,这样真的有效吗,实践证明,莫不说你找要去找100家这样的中小买家,就是直接给你100家,你的推销信发过去后,能回复你的只有20家,最终能成交的样单不会超过3家,货到验收后再买的回头客最多1家,而且量肯定不会很大。根据经验,开发100个新客户需要1个月时间,而每个行业用尽手段,短期内最多可以累计这样的潜在客户1000家,按只有1个业务员估算,该业务员可以在大半年内开发完所有客户,然后给所有客户写开发信,而后去掉公司注销的,邮件地址错误的,关键词或行业不相关的之外,你最多可以在半年累计10家购买样品的客户,加入你的产品质量过硬,市场需求坚挺,那接下来你可能会收到来自2-3家的二次订单。这样的比率,在一家中小型外贸公司是几乎连业务员的工资都发布出来的绩效标准。此路尤其艰难,敢问路在何方?

市场变了,客户变了,需求也变了

市场早已从卖方转向买方,供大于求带来的同质化堆砌,必须由细分市场的高品、质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来化解,做好研发,做好产品还不行,必须要有互联网+的现代化的全网营销手段,不要再试图搜肠刮肚的去“找”客户,做高质量的产品,用最有效营销方法,让客户自己找到你,然后为你的品质所动,为你的专业所服,为你态度买单。

6年前,在中国约有600-800万的企业有营销需求,但是只有不到1/3的企业有自己的网站,而只有5%的企业参与了百度关键词营销,这是国内市场情况。6年来,在经济下行,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压力中,中国进出口贸易虽然没有了之前大幅增长态势,但仍保持在较大基数上稳定而缓慢的增长,数百万计的外贸企业在刚刚对搜索引擎优化产生模糊感念的时候,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谷歌”宣布离开中国大陆。于是以前习惯了谷歌的外贸公司变得抓瞎,刚接触谷歌一脚还在门外的外贸企业立刻乖乖回来,把人钱投入到以阿里为首的B2B平台里,还没有尝到谷歌搜索引擎带来的巨大好处的外贸企业从此被“永久”关在了门外,偌大的一个世界工厂,失去了最好的搜索世界的工具。

中国市场搜索引擎市场对比

那么以阿里为首的B2B平台又是怎么帮助中国供应商找到客户的呢?或者说老外是通过什么途径找到了在阿里上展示产品的外贸公司呢?或许有人说,老外直接登录阿里,然后搜索相关产品,自然就找到了相关供应商,那请问老外又是怎么知道阿里上会有他想要的东西呢?理解这个其实不难,事实是这样的,只要你在可以打开谷歌搜索的地方输入你要找的产品关键词,无论是核心关键词还是长尾关键词,排在前三页的,出去PPC广告商家以外,大部分是以阿里为首的包括环球,MIC和TRADEKEY、世界工厂等其他贸易平台的链接快照。客户自然而然点击链接进去,进而浏览找到相应供应商。各B2B平台每年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在谷歌搜索引擎优化以及PPC广告和跟谷歌用相同数据库的BING,YOUTUBE等第三方展示平台上,他们精通谷歌最新算法,埋入海量关键词,设置图片ALT和表述属性,罗列出几乎任何产品需求的剪短描述,就是通过这样的方法,阿里替广大失去使用谷歌能力的外贸企业开山拓路,过河架桥,犹如给行驶在荒漠上的行人提供一座五星级酒店一样,给他们遮风挡雨,提供他们日常所需的餐饮休闲娱乐服务,而乐于被庇护的供应商们只需每年缴纳一定年费就可在这个温室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一天天度过。随着进入的人们越来越多,突然一天,他们发现提供的事物少了,难吃了,衣服破了,不耐寒了,于是他们开始紧张开始着急,开始不知所措,一些胆大难不住性子的供应商开始脱离阿里,想要寻找一条全新的突围之路,于是他们又一次想到了谷歌。

谷歌,地球上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其搜索、视频、地图、邮箱等业务量均排世界第一,全球70%以上的智能手机使用谷歌开发的安卓系统,这是一头真正的网络大鳄。谷歌是2006年正式进入中国,到2009年底,谷歌已经占据了中国互联网搜索流量的三分之一,发展速度非常快。然而2010年1月12号,谷歌突然在官方博客发表声明,题为“针对中国的新策略”-《A New Approach to China》, 声称遭到黑客攻击,公司决定从即日起,不再按照中国政府的要求对搜索结果进行审查。抛开整个事件背后的其他政治原因不说,可能刚一开始,大部分人都认为谷歌不可能真正离开中国,主动放弃中国这样一个偌大的市场,这无论对于哪一家西方公司来说都无异于自断臂膀,自毁武功。可谷歌就是这么牛X,从此一别,至今未见。

谷歌离开中国

直至2014年谷歌彻底关闭中国的邮件业务GMAIL以后,问题来了,听说很多人都不适应,至于其他人如何得不适应我不得而知,我自从参加工作以来第一个工作邮箱就是GMAIL,多年来的工作记录,客户交流,信息备份几乎全在GMAIL上,这是一方面,谷歌搜索打不开,任你几种搜索方法,什么+,[ ]等统统用不了,各国黄页、行业展会、distributor, agent, buying, supplier, keywords、FACEBOOK, YOUTUBE等等以前对于从事进出口工作的人们来说几乎每天都要用的搜索查阅,再也无法使用。

之后的一段时间,尝试过几种VPN,有免费的有付费的,都因为网速慢,不稳定或者成本太高等原因不疾而终,大部分人们面对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的围追堵截下,都会选择妥协,因为大家都发现,不去抗争一样过得很好,没有办法啊。于是,慢慢的,那个不好用,卡,贵,不稳定问题频发的谷歌便淡出了外贸人的视野。这个时候,正是其他几个主流外贸平台纷纷圈地扩张,降低进入门槛,利用资源的集中配置,实现大部分外贸人都无法实现的目标,那就是一边充分用着谷歌,一边代替谷歌为海量中国供应商提供走向海外市场的询盘。

时间来到了2016年,各大主流B2B跨境电商平台上的金牌会员们哀怨遍野,询盘不断减少,质量太差,垃圾太多,一封询盘群发给不同供应商,造成同行间恶性拼价,广告增多,真正能给供应商带来客观利润的客户数量大不如以前。而这一切从未逃脱谷歌的眼睛,这么多年以来,谷歌对于中国大陆虽然心生间隙,但双方谁也没有停止惦记彼此。一方面面对主流跨境平台的表现逐渐疲软,另一方面,2025中国智造,工业4.0,新丝绸之路,一带一路,产业机构升级,互联网+等新的政策下需求不断催生,大陆尤其是中西部大陆广大外贸企业大多数处于茫然之中,谷歌发现这是一个良好的时机,为何不开放部分谷歌业务,来夺回原本就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于是8月2号,谷歌中国西安体验中心在高新揭牌成立,谷歌亚太副总裁声称谷歌愿意帮助更多中西部企业实现走出去,为了各自利益的冷战中场,绽放着短暂的歌舞升平。网传谷歌很快要回复中国大陆的部分业务,至于为何?何时等我们不得而知,但最起码,谷歌广告Google Adword说不定又可以帮助中西部外贸企业,在阿里、MIC战绩不佳的大背景下挽回一城。

谷歌西安体验中心